博物馆资源目录

  • 一、社会生活类
    •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
  • 二、中外历史纲要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 三、重要专题类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振兴乡村三农专题

博物馆资源预览(以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为例)点击下载

序号 课时 知识点 博物馆资源 博物馆资源图片 博物馆资源内容 应用建议 课本页码
1 1.从食物采集到生物生产 石工具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常设展)+细石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1.5万年)
1972年河北阳原虎头梁出土
在这四件细石器中,中间上面的一件为楔形石核,右侧的一件为尖状器,其余两件为刮削器。这些石器器身上的片疤重叠,有一些片疤是平行排列的,石器的刃口平齐。细石器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新的石器加工工艺,一般是指采用间接打击法制成的小型细石核、细石叶和用之进一步加工而成的石器。
1.方式:线上
2.部分:问题导入、讲授新课(初步感知、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3.设计意图:细石器工艺要求制作者具有清晰严谨的技术设计以及娴熟精湛的操作技能,反映出石器打制技术前所未有的进步性与复杂性,人们在漫长的探索中对工具的使用技术逐渐进步,为之后原始农耕和畜牧的出现奠定基础。
2
2 1.从食物采集到生物生产 家畜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猪的体型变化展示  考古研究证明,猪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从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猪骨算起,我国已有近万年的饲养驯化家猪的历史了。今天我们对比野猪和家猪的体形,可以看出,野猪前躯较长,约占70%,后躯短小,约占30%。在人工饲养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不断改良的家猪,前躯和后躯逐渐发展为约各占50%,而今天猪的体形前躯缩小到35%,后躯则增大到65%。从这件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绘有猪纹的陶钵上可以看出那时候猪的体形已经与现代家猪十分相似,已不再是野猪的原有形态。 1.方式:线上
2.部分:问题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3.设计意图: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在被人们发现的化石中证明有像野猪一样的动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泽中等。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大汶口文化先民们饲养的最主要的两种家畜就是猪和狗。猪也是我们人类现在的主要肉食之一,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我们的食物猪的简单进化历程。
3
3 1.从食物采集到生物生产 精耕细作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汉代的耧车 汉武帝时,为了进一步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搜粟都尉赵过下令全国郡守派遣所属县令、三老、力田以及乡里有经验的老农到京城来学习代田法和“二牛抬杠”犁等新式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班。这部分的场景陈列了“二牛抬杠犁”和“耧车”等当时的新式农具。二牛抬杠犁耕作时一人在前牵二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后扶持犁把。这种直辕犁特别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汉代的耧车相传就是赵过发明的,由耧斗、耧腿和耧架组成,它将开沟、播种、覆土三道工序合而为一,而且播种均匀,及时覆盖,保持良好的墒情。有二脚、三脚、五脚的多种耧车。现代播种机就是从耧车发展起来的。 1.方式:线下
2.部分:问题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3.设计意图:中国古代农具的演变过程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最早的木耒、木犁,到后来的铁锄、铁耙,再到现代化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每一代农具的更新换代都代表了人类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在农具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
4 2.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铁器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辽代铁犁 夏商西周时期开始有了锋利、轻便的青铜农具,有铜斧、铜铲、铜锄、铜锸、铜镰等,但仍以木、石、骨、蚌农具为主。春秋战国时期,铁和畜力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来,从此农具便发展到以铁犁牛耕为主要特点的农业也就入精耕细作阶段。在此后的近二千年里,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并形成了一系列农业生产工具和器具,到元代时种类已达180种以上。按照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工具分为耕地、中耕、收获、加工等工具,其代表性工具分别是犁、锄、镰、磨。 1.方式:线下
2.部分:讲授新课(初步感知、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3.设计意图: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农具和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从考古发现上看,当时的铁农具还很初级,都是小铁铲等小件农具,还不构成较强的社会生产力,而牛耕技术所用的犁大多为木制,应用上也十分笨拙。当时比较流行的农具是耒耜(lei si),这种农具是耒和耜的结合,带有铜或者铁的口,用于农业生产中翻整士地、播种庄稼。后来的犁就是在耒耜的基础上发明的,但是当时耒耜事比较多的。其一是以人力为力,动力十分有限;其二是器头太小,翻土面积太小;其三是农业作业还是间歌动作,效率低速度慢;其四是运动方向上是倒退而行,操作起来十分不。基于以上四点,耒耜的生产效率很难提高,于是在战国未期,出现了一种铁犁冠,这种铁犁与牛耕相结合,用于在翻士时,比铲等农具强很多,但是造型还很原始。两汉时期铁犁牛耕推广普及。劳动工具的变化已然反映出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4
5 2.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水利工程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都江堰工程全景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经时8年建成的,主要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和飞沙堰溢洪道三个,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宋元后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是全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2000年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1.方式:线上
2.部分:问题导入、讲授新课(初步感知、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3.设计意图: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由渠首枢纽(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渠首占地面积200余亩。它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40县(市、区)1130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秦昭王后期(约公元前276年至251年),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都江堰。唐代,修建了飞沙堰。建国后,又修建了工业供水渠、外江闸、飞沙堰工业引水临时挡水闸。为有效管理维护都江堰的运行,设立了堰官、岁修制度。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4
6 3.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居所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半坡景观 河姆渡场景对面的西安半坡遗址复原场景向观众展示的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一个原始农耕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史前北方黄河流域的旱地粟作农业系统的典型代表。半坡村落同属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占地约3万平方米。房屋大多呈半地穴式的圆形建筑,墙壁用草泥抹成,这样的结构在冬季有利于保暖,雨季有利于保持室内干燥。 1.方式:线上
2.部分:讲授新课(初步感知、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课堂小结
3.设计意图:半坡遗址(Banpo Site),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距今约6000年。半坡遗址主要是大型聚落,外围有宽约6~8米的大围壕,内为居住区,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设纺织城时发现,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计有房屋遗址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座,制陶窑址6座,墓葬250座,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约万件。半坡遗址首次揭露了中国境内以环壕聚落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闭合式聚落形态及其布局特征,同时,展示了仰韶文化不同阶段的文化面貌和社会结构特征,从而为仰韶文化的研究树立了半坡类型、半坡晚期类型两个阶段的标杆,为构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标尺提供了标志性参照系。此外,遗址内出土的遗迹遗物,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环境、生业形态、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埋葬制度与社会结构、彩陶雕塑与早期宗教乃至社会治理方式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物资料和开创性的研究成果。1961年3月4日,半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半坡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3
7 3.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天文历法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专题展+二十四节气书 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上即可看出古人对于农业环境变化的关切,看出节气与农业的关系。对于农业种植而言,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水分旱涝和温度寒暑,因此,以此命名的节气出现最多。
黄河流域一般多见春旱,因此在春季之中,先后出现了雨水、谷雨的节气,体现了春耕春种时节,人们对于春雨的企盼。而到了初夏,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反过来需要进行防洪防涝的水利工程,于是在立夏之后,安排了一个带有警示性质的小满,意思是此时河湖陂塘开始涨水,出现“小满”了,要注意加固堤坝,防止大满时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农谚说:“小满小满,固堤厚坝忙到晚。”夏秋之际,天多暑热,出现三暑(小、大暑和处暑)并连的节气。此时要做好防暑保墒、培肥苗稼的田间工作。进入秋季,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是气温降低,因此节气的命名出现白露、寒露、霜降等反映低温的节气,提醒人们注意秋季作物的管理,防止冻害减产。秋天之后,“冬雪雪冬小大寒”6个节气都与冬寒有关,这时田间的农作物已经收获冬藏,需要注意的是耕牛家畜的防寒保暖,备足饲粮草料,确保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由此可知,二十四节气是名副其实的“农历”,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
农业生产既要遵循严格的季节,又要适合特定的地区,要做到因时、因地、因物而异。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各地的物候表象和农业活动差别很大。二十四节气成为古代的官颁“皇历”以后,各个地区都根据当地的农业物种和生产季节做了相应的调整。例如,立春之后跟着是雨水,这在“春雨贵如油”的黄河流域意味着开始新的一年的农耕活动,要准备春种了,但是在北方的黑龙江流域雨水时节还是冰天雪地的隆冬;而在海南岛,一年三熟的冬稻正在抽穗扬花,它与春种的“雨水”相去更远了,因此有“小雪收晚稻,大雪栽冬麦”的农谚。
在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经过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又从黄河流域扩展到广阔的华夏大地,各个地区和各族人民对二十四节气做了地域性的季节安排,制定出符合当地气候和物产需要的“农事历”,从而使二十四节气具有了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得其宜的广泛适应性,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和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
1.方式:线上
2.部分:讲授新课、课堂小结
3.设计意图: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经历史发展,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二十四个节气对于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它是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学习。
3
8 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各种颜色的粟(小米)标本 粟,通“稷”,也叫作“谷子”,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粟是谷子脱壳后的食物,每个颗粒的直径约为 2 毫米。粟主要产于我国北方,夏商两代就属于典型的“粟文化”朝代。粟生长于稍显干旱的地区,品种较多,颜色有白、黄、黑、红、橙各种,因此通常有“粟有五彩”的说法。 1.方式:线上
2.部分:讲授新课(初步感知、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3.设计意图:粟是起源于中国或东亚的古老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主要的栽培作物。黄河流域史前考古发掘的粮食作物以粟为多。直到唐代以前,粟一直是中国北方民众的主食之一,通称“谷子”或“谷子”。至秦汉时期,粟是种植最多的谷物,唐宋时期也在中国南方提倡种粟。直到宋末,稻、小麦逐渐发展,粟才退居二线。现在我们所吃的粮食中也包含粟,其至今仍活跃在我们视线中。
3